top of page

感情詐騙人頭帳戶被提告詐欺及洗錢,刑事律師解析與辯護策略 !!

  • 王聖傑律師
  • 9月13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感情詐騙人頭帳戶被提告詐欺及洗錢怎麼辦?律師解析與辯護策略
感情詐騙人頭帳戶被提告詐欺及洗錢怎麼辦?律師解析與辯護策略

在網路交友盛行的時代,感情詐騙案件層出不窮。許多人在誤信「網路情人」的甜言蜜語後,不小心將自己的銀行帳戶交給對方使用,卻沒想到帳戶最終成了「詐騙人頭帳戶」。


結果不僅失去金錢與信任,還可能面臨檢警以詐欺罪、洗錢防制法提告,從受害者一夕之間變成刑事被告。


本文將以生活化案例和法律解析,帶你深入了解「詐騙人頭帳戶」的法律風險、罪名成立要件,並分享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專業建議與辯護策略,協助誤陷此困境的人找到最佳出路。


一、什麼是「詐騙人頭帳戶」?


在許多詐騙案件中,銀行帳戶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。所謂詐騙人頭帳戶,就是帳戶持有人將帳戶交給他人使用,而該帳戶後續被詐騙集團利用來收受被害人款項。


在感情詐騙情境下,常見的手法包括:


  • 「網路男友」聲稱因外籍身分無法收款,要求你代收後再轉帳。

  • 「甜蜜女友」拜託借用帳戶處理「臨時急需的資金」。

  • 「線上戀人」承諾會盡快歸還,甚至提供小額「酬勞」。


看似舉手之勞的「幫忙」,卻可能讓帳戶變成人頭帳戶,一旦金流涉及詐騙,帳戶持有人就可能成為刑事被告。


二、感情詐騙人頭帳戶涉及的罪名與成立要件


帳戶一旦被認定與詐騙有關,檢警通常會依「詐欺罪」與「洗錢防制法」偵辦。以下簡單說明:


1. 詐欺罪(刑法第339條)


  • 成立要件

    • 行為人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;

    • 以詐術使人陷於錯誤;

    • 進而交付財物。

  • 法定刑度:5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科罰金。


👉 若帳戶持有人明知或可合理懷疑帳戶會被用於詐騙,卻仍提供帳戶,就可能被檢方視為「詐欺共犯」。


2. 洗錢防制法(第14條)


  • 成立要件

    • 掩飾、隱匿犯罪所得的來源;

    • 或協助他人轉移、變更犯罪金流。

  • 法定刑度:7年以下有期徒刑,併科新臺幣500萬元以下罰金。


👉 即使沒有直接參與詐騙,只要帳戶被用來轉移贓款,就可能涉及洗錢罪。


📌 重點提醒:在司法實務上,檢方往往「雙管齊下」,同時以詐欺罪和洗錢罪追訴帳戶持有人。


三、誤陷感情詐騙人頭帳戶的當事人心路歷程


許多案件中的當事人,其實並非刻意犯罪,而是因情感信任或一時大意而誤觸陷阱。以下兩個案例,正是典型寫照:


案例一:小芸的網戀夢碎


小芸在交友軟體上認識「溫柔體貼的工程師」,對方每日噓寒問暖,讓她深信這是一段真愛。對方後來以「工作帳戶受限」為由,要求小芸幫忙代收款項。


小芸出於信任借出帳戶,沒想到幾個月後卻接到警方通知,帳戶被用於詐騙,被害人損失數十萬元。


小芸崩潰地說:「我只是談戀愛,怎麼會變成詐欺被告?」


案例二:阿哲的無心之過


阿哲因經濟困難,聽信「女網友」承諾的「代管帳戶有報酬」,把自己的帳戶交給對方,換來幾千元。沒想到幾天後就被檢警找上門,以幫助詐欺與洗錢嫌起訴。


阿哲後悔萬分:「當初只是想賺點外快,沒想到可能要背上前科。」


這些案例告訴我們:感情詐騙結合人頭帳戶,讓受害者一步步走向刑事深淵


四、單純感情受害 vs. 涉及詐騙人頭帳戶的法律風險


很多人困惑:「我明明也是受害者,為什麼卻被當成加害者?」以下表格清楚對比不同角色的法律後果:

狀況

法律責任

可能結果

單純感情受害(被騙錢)

無刑責,可報警提告詐欺

當事人是被害人,可爭取民事賠償

提供帳戶(詐騙人頭帳戶)

可能被控詐欺、洗錢

成為被告,面臨刑事審判

收取報酬交付帳戶

幫助詐欺、洗錢

可能被判刑,留下前科

主動協助詐騙

共同正犯

刑責更重,恐有實刑

📌 提醒:角色定位決定法律責任,差之毫釐,結果可能天壤之別。


五、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建議


當帳戶被認定為詐騙人頭帳戶時,當事人往往驚慌失措。單憑自己辯解,往往無法說服檢警或法官。這時,律師的角色至關重要。

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長年處理詐欺、洗錢案件,對於「感情詐騙搭配人頭帳戶」特別有實務經驗。我們建議當事人:


  1. 立即尋求律師協助:避免在警局筆錄時自陷矛盾。

  2. 釐清主觀意圖:強調自己並無犯罪故意。

  3. 保存證據:保留聊天紀錄、轉帳對話,證明自己同樣是受害者。

  4. 爭取緩起訴或緩刑:即便有過失,仍能透過法律途徑減輕責任。


六、謙聖刑事律師團隊的辯護策略


當事人最害怕的問題是:「我真的會被判刑嗎?」答案並非絕對。是否定罪,要看檢方能否舉證當事人有犯罪故意,也要看律師能否提出有力辯護。


謙聖刑事律師團隊的辯護方向包括:


  1. 無犯罪故意辯護:強調當事人出於情感信任,並未與詐騙集團共謀。

  2. 角色定位澄清:爭取法官認定當事人是「被害人」而非「共犯」。

  3. 被害人化辯護:透過心理學、情感操縱專家意見,凸顯當事人同樣遭利用。

  4. 程序爭點攻防:檢視搜索、扣押是否合法,爭取排除不當證據。


七、感情詐騙人頭帳戶常見QA


Q1:我只是借帳戶,真的會被判刑嗎?

A:有可能。檢方通常會起訴,是否成立犯罪需靠律師辯護。


Q2:我完全不知道對方是詐騙,怎麼證明?

A:保留完整對話紀錄,可證明你主觀上無犯罪故意。


Q3:第一次犯錯會被關嗎?

A:若有律師協助,爭取不起訴或緩刑的機率很高。


Q4:警局通知做筆錄,我需要律師嗎?

A:建議一定要有律師陪同,避免不利陳述。


Q5:詐騙被害人會不會向我求償?

A:有可能,律師能協助降低民事賠償風險。


八、免費法律諮詢


👉 如果你或親友因「感情詐騙人頭帳戶」被提告詐欺或洗錢,不要驚慌!


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提供 免費初步法律諮詢,由專業刑事律師團隊替你分析案件,協助爭取最佳結果。


📞 立即預約諮詢,讓專業律師成為你最堅強的後盾!


📌 免費法律諮詢 | 📞 (03)3150-034 (02)2388-8962
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
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


🔍 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 | 全台唯一累積千件不起訴、無罪、緩刑成功案例,助你擺脫詐騙陷阱!


九、延伸閱讀與法律資源



🔰 謙聖免費諮詢平台


🔸詐欺案件案例與諮詢 🔸https://www.law104.net/%E8%A9%90%E6%AC%BA%E6%A1%88%E4%BB%B6

🔸毒品案件案例與諮詢 https://www.lawfree.info/

🔸刑事案件案例與諮詢 https://www.lawyerswang.com/

🔸裝修工程糾紛案例與諮詢 https://www.furnishlawer.com/

留言


詐欺案例精選

做筆記的法官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