詐欺案件怎麼辦?3大真實案例告訴你:不是詐騙集團,照樣可能被告詐欺罪!
- 王聖傑律師
- 4月1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4月17日

⚠️ 一句話沒說好,你也可能變成「詐欺犯」?
很多人誤以為詐欺罪只有電視上的詐騙集團才會犯,像是打電話說你中獎、假投資真詐騙那種。
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,只要說了不該說的話、收了不該收的錢、答應了做不到的事,就可能被誤認成詐欺,甚至被檢警傳喚,進入刑事程序。
接下來透過三個生活中常見的真實案例,帶你認識「詐欺罪」是怎麼來的,遇到了又該怎麼處理。
🧾 案例一:延遲出貨就被提告詐欺?!
阿珊經營手作飾品的網店,因材料延誤而無法準時出貨,結果某位買家多次催促未果,認為阿珊根本沒打算寄貨,憤而報案。
阿珊嚇壞了,認為「只是晚出貨,不至於變成詐騙吧?」
但警方指出,若客觀上讓人合理懷疑你「一開始就沒有履約意圖」,即使沒詐騙意圖,也可能構成刑法上的詐欺取財罪。
✅ 律師建議:
保留溝通紀錄與訂單證明,證明你有積極處理,沒有想騙錢。
如被通知到案,務必先諮詢律師,勿單獨前往警局說明,避免言詞被誤解。
🏠 案例二:房東不退押金,竟然被告?
小偉退租時,房東說好退還押金,但最後卻反悔,說牆面有損壞,要扣除大部分金額。雙方溝通不成,小偉一氣之下報案提告房東詐欺。
雖然看似是民事糾紛,但如果能證明房東一開始就沒打算退押金,或提供虛假的損壞證據,那就可能構成詐欺罪。
✅ 律師建議:
若為租屋糾紛,應先用民事方式處理,例如向調解委員會申請。
若懷疑對方蓄意欺騙,可蒐集對話、照片、合約內容,再尋求法律建議是否提刑事告訴。
💸 案例三:借錢不還變成詐欺?!
小萱借給朋友阿光五萬元救急,對方說一週內歸還,但後來卻裝傻說「你是送我當生日禮物的吧!」
小萱忍無可忍報案,主張阿光從頭到尾就沒打算還錢。警方介入後調查雙方的聊天紀錄、轉帳證明,最終以**「意圖使人交付財物之虛偽陳述」**為由,將阿光依詐欺罪起訴。
✅ 律師建議:
借錢時要留下文字證明(例如LINE對話、借據)。
若對方惡意否認借貸關係,且有意規避還款,將可能觸犯詐欺罪。
⚖️ 法律小教室:詐欺罪的構成要件
根據《刑法》第339條,詐欺罪成立須具備以下要件:
有虛偽的表示或隱匿真相
對方因此產生錯誤認知而交付財物
行為人主觀上有「詐騙故意」
也就是說,不是單純「沒還錢」、「沒做到」就會構成詐欺,而是必須一開始就有「騙人」的心態和動作,才會成立刑事責任。
👨⚖️ 被告詐欺怎麼辦?流程與建議一次看
1.收到警局通知做筆錄時不要慌張
→ 馬上聯繫專業刑事律師,避免單獨應訊說錯話。
2.準備相關證據:對話紀錄、匯款資料、合約或收據
→ 這些都是證明你清白的重要工具。
3.盡快諮詢律師討論應對策略
→ 有經驗的律師能協助你向警方清楚說明,甚至阻止案件進入起訴階段。
若遭起訴,也要積極應訴,避免留有前科影響未來
📌 小結:詐欺罪離你不遠,懂法律才能自保!
你可能只是多說了一句「我明天會還」,卻沒做到;你可能只是賣家延誤出貨,卻被認為沒誠意。生活中很多看似「小事」,都可能被放大成刑事案件。
詐欺案件一旦成案,不但會留下案底、可能被關,還會嚴重影響名聲與未來職涯。
✅ 若你是被害人,或被誤告為詐欺嫌疑人,第一時間找專業刑事律師,才是保護自己的關鍵。
專業刑事律師團隊、成功爭取不起訴
每個刑事案件背後都有一個人生轉折點,找到對的律師是你最強的防線。
如果您正面臨法律問題,無論是偵查、開庭,還是案件已確定想尋求救濟,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都願與您同行,為您爭取最佳結果。
📌 免費法律諮詢 | 📞 (03)3150-034 (02)2388-8962
🏛 台北所: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64號6樓
🏛 桃園所:桃園市桃園區新埔六街95號17樓
🔍 LINE免費諮詢:@lawuicc001
🔍 IG:chien.sheng_ 🔍ig:chien.sheng_
🔍 FB:謙聖國際法律事務所
標籤
Comments